钉钉家校本应当改进的问题 家校本是钉钉开放平台官方应用,功能包含:老师发布作业、家长提交作业、老师批改作业,以及作业汇总报告,是一个作业闭环系统。淘淘进入小学以后,家校本每天都要用到,是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主要形式。但是在学生端提交作业有两点问题困扰我,到现在也没被修正。 提交作业的形式有照片和视频,静态的即拍下孩子写完的作业照片,动态的如孩子背诵课文的录像。上传视频时有两个问题: 手机端上传视频只能单选 电脑端干脆无法上传视频 一个作业是允许上传多张图片和视频的,所以并不存在技术性的限制。手机端每次只能选择一条视频就是很奇怪的设定,重复打开手机相册容易重复或漏选。而电脑端无法上传视频就更烦人,有些视频需要在电脑上处理一下,还要发回手机再上传。 但凡钉钉产品经理有低年级学生家长,或者做过家长用户调研,都应该发现这个使用不便的问题。而这个问题我发现一年了还没人改。别再说大公司有产品情怀了,我是不信。 2024-04-25
盯裆直播 在视频软件的用户画像里,我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,因为我经常刷到的直播不是卖货就是盯裆。 以前我刷到的擦边会有演的成分,需要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呈现一个不小心的露出,再配以一个惊讶的不经意的遮挡。直到有一天我刷到直接无比的盯裆模式,场景就是一个人穿牛仔裤的女人两腿叉开,坐在灶台前拿着一口腕,视角就聚焦在牛仔裤裆。我以为有什么才艺,结果看了一会儿就是保持这个姿势闲聊天,然后不时在碗里扒拉几口。离谱的是,过了几个小时我再次打开软件刷到她的时候,还是这么个姿势。然后过段时间我就刷到了其他主播类似的场景,有牛仔裤、紧身裤、瑜伽裤,一摸一样的盯裆构图。 可能是静态的呈现方式限制了创新空间,盯裆模式迭代不算快,同一个主播会吃很久。相比来说另一种足控模式更新非常快,从最开始画面里就一双脚踩高跟鞋——甚至不用露脸——刷礼物就走几步,场景从楼梯到小区到山里,同一个主播也会不停更换元素。 有趣的是,流行的直播脚本周... 2024-04-22
药店买处方药 爸爸喉咙痛,老婆让我回来时在路口药店买盒阿莫西林。因为是处方药,我不知道能不能买,打算先去问问。很快这个疑问就被打消,整个过程无比简单。营业员听到我买阿莫西林没有任何迟疑,拿了一盒过来就让我扫微信在线问诊,几秒钟后完成开单,付款走人。 最初在药店买处方药是比较严格的,必须拿医院近期开的对症的单子。后来宽松了,拿着早期的单子,营业员确认顾客吃过同类药就行。时间跨越到在线买药,也经历了从严到宽的过程。最初美团买药会要求上传医院开的处方,后来就变成了医生在线开处方。而现在,实体药店买处方药也简化成在线开单了。 我看了流程,可以确定在线医生是机器人,只是挂着某医生的名头。因为不可能有一位老医生在饭点守在电脑前,几秒钟就完成诊断并开具一份翔实的处方。至此,处方药的严肃性被破坏,处方药审查维持了虚伪的程序正义,风险被转嫁给患者和挂名医生。 这种情形没有被监管部门严厉打击,我想是有个既定事实,在非处方药... 2024-04-20
青椒牛肉炒饭 每到饭点考虑吃什么是最纠结的事情,这个时候我偶尔会想起记忆深处的青椒牛肉炒饭。 那是我上大学的时候——已经是二十年前了——在校外的一家咖啡馆。说是咖啡馆,其实卖得更多的是饭食,不过在校外商业街一众平价店里算得上装修豪华上档次。店里有两位服务员,妹妹比我小一岁,姐姐比我大两岁。妹妹是没长开的小女孩模样,而姐姐衣着比较大胆,有故作成熟的姿态。对比学校里看惯的朴素女学生,姐姐很是吸睛。 正巧店里在招送餐员,是勤工俭学中热门的工作,我试着去应聘,结果顺利被录用了,与我一同被录用的还有三名高年级的学长。那时没有外卖平台和骑手,校外的饭店为了扩大生意,要找人将外卖送进学生宿舍,这就是送餐员。而学校只允许学生进宿舍,所以饭店招聘的送餐员也都是学生。路程就是从饭店到宿舍的短距离,一般是走路或骑自行车。一单是 3 毛钱,好在经常同个宿舍会一起点,那样送一趟能有 1 块多。 得到这份工作我很开心,因为可以经常... 2024-04-17
一家快剪 家附近的商业体经营不善,大面积商铺空置,最终随着商超离场陷入了长达一年的萧条。直到去年被整体收购,引入了新的商超,签约了很多新品牌,人流量才重新聚集起来。我要讲的就是这个背景下面,一家快剪的故事。 快剪就是十块钱十分钟常规剪发不含洗头,自从我知道这种模式之后就一直在快剪理发。这家快剪存在了很多年,是一家品牌连锁店,铁打的店面,流水的理发师,平均半年到一年就会轮换新的理发师。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轻的聋哑人理发师。 那天我照例去理发,看到之前的理发师又换人了,忍不住打量了一下新人。很年轻,低着头不看人,也不说话。然后我才注意到镜台下面贴着一张纸,写明了他是聋哑人,并列了几种发型,要剪哪种就手指一下。我指了短发,他点头示意,然后再无交流,大概八分钟就剪完了,很清爽我很满意,向他说了谢谢,他只是微微点头。这是我别样的理发体验,很欣喜。我太厌恶理发中的尬聊和推销,以至于经常拖到头发糟糕到看不下去... 2024-04-14
一名绿播 我在某经常换壳换域名的知名平台偶然关注了一名绿播。与其他房间截然不同的是,她就是温柔地唱歌、聊天。除了陆续进来的路人污言秽语一句,然后发现没人搭理又离开之外,整个聊天区的氛围给人一种舒适感——那种荤素搭配换个口味的端庄,或者是贤者时间里的寡淡。 这位主播长相出众、唱功不俗,放在大的直播平台虽然跟头部有差距,但是我想也是有一定流量的。我心中有好奇,但这个平台要消费才能发言,我分币没花只能干看,幸好马上有人问出了我心中的疑问。主播坦然而简单地回答了为什么她不去正规平台,而要在一个颜色平台当绿播。她没有卖惨,没有讲故事,只说现在大平台太卷,收益还不如这里。 从主播的聊天内容和房间布置来看,她肉身在国内,所以这份工作有一天会到头,也可能辗转到其他平台。这样一位主播,颜值可人、才艺傍身、表现大方,坦然地说在这里就是赚钱,我无法心生恶意,退出之前点了关注,大概下次会再关注一下她的近况。如果能一直在这个... 2024-04-02
大龄独居有风险 前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她咳嗽把肋骨咳断了,还贴了诊断报告:“支气管炎、肋骨骨折”。我很惊讶这种段子会真实发生,第一个念头是调侃地评论一下:“年龄大了,还是要找个人保住小命”。但左思右想,没有发出这条评论。 这位同事的现实情况我了解的还是几年前的信息:比我大几岁(40+),女,未婚独居,买了一个房子(我家附近),从大公司离职单干。不知道现在结婚没有,但是翻了一下朋友圈,没有提及家庭和孩子的。这就是我最后没有发评论的原因,不确定她是否仍然单身。 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。组建家庭结婚生子的意义是什么,除了精神层面,或许是最基本的生存权的保障手段。大龄独居,发生某种意外丧失行动能力,恐有性命之虞。随着年龄增长,切实感受到身体机能下降,我已经不觉得这是玩笑。 我认识的人里面,大龄未婚或者不生孩子的人真的不少,这也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群体特征。我没劝过谁,没有那个情分,也应该保持对他人选择的尊重。但我发自... 2024-03-24
iPhone 无法收到通知 从昨天开始,我的手机突然收不到任何 app 的推送消息,型号是 iPhone 12(iOS 17.4)。经验证,只有电话和短信能正常弹出通知。 在网上查了一下,有不少人反应同样的情况,集中在 3 月份。令人悲观的是有人说好几周了还没恢复。用网上的偏方修复无果后,我在苹果官网联系了技术支持,按照对方的建议进行了一番操作仍然没有解决问题。而且进一步发现我无法启用 iMessage 和 FaceTime 了。 我现在猜测是苹果服务器出问题了,不过全家人都是苹果手机只有我一个中招了,这里面的逻辑很迷。 19 日更新: 今天又试了偏方,通知恢复了。 步骤:将网络 DNS 设置成 4.2.2.2,重启,启用 iMessage。 2024-03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