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郎俊赏 - dujun.io

三郎不拼命

刷到一个意外的知识点,“拼(pīn)命三郎”是误传,正确的写法是“拚(pàn)命三郎”。“拚”是多音字,可读作 pīn、pàn 和 fān。

  • [pīn] 同“拼”,缀合、连合
  • [pàn] 舍弃、不顾惜:~命 ~死 ~弃
  • [fān] 古同“翻”,飞的样子

我找到电子版《水浒传(四大名著权威校注本)》,查找全文,“拚命三郎”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第四十四回《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》:

三人饮过数杯,戴宗问道:“壮士高姓大名?贵乡何处?”那汉答道:“小人姓石名秀,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氏。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。一生执意,路见不平,但要去相助,人都唤小弟作拚命三郎。因随叔父来外乡贩羊马卖,不想叔父半途亡故。消折了本钱,还乡不得,流落在此蓟州,卖柴度日。既蒙拜识,当以实告。”

书中对“拚”字有一段批注:

拚——读pàn,豁出去,舍弃不顾的意思,如“拚命”。今多改为“拼”,拼是拼合、拼凑之意,没有豁出去之意,应当说是改错了,但已经是习非成是了。这类改错的例子还有不少,最刺眼的是“身分”的“分”改为“份”,乃大错特错也。

我已经相信三郎不拼命,三郎拚命。但“拼命三郎”是广泛的认知,包括公文也如此书写。为什么错误的成为主流,我在网上没有找到统一的说法,最终 AI 的回答让我皱起的浓眉又紧了几分:

为什么现在通常写作"拼命三郎",这可能是因为现代汉语中"拼命"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,而"拚命"虽然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使用,但"拼命"的写法更为常见和标准。此外,随着语言的演变和简化,一些词汇的写法也趋向于简化,"拼命"的写法更符合现代汉语的简化趋势。

我决定较一下真,专程去新华书店找实体书查阅两种版本的《水浒传》,一是经典原著,二是学生读物。我想确定真相是什么,以及现行教育的引导是什么。

我查阅的第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出版,1997再版的《水浒传》。原文是“拚命三郎”:

第二本是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《水浒传(无障碍阅读:学生版)》,改成了“拼命三郎”:

自此可以确定,原文是“拚命三郎”,但官方口径已统一为“拼命三郎”。

由于普遍误读而将错误定为正统的情况,最典型的就是“荨(qián)麻”和“荨(xún)麻疹”。“荨麻疹”译自urticaria,而urticaria源自拉丁语urtica,即荨麻。所以荨麻疹得名于荨麻,它们关联同一种东西,但是很别扭地有不同的发音。我想因为“荨麻疹”是常用词,为了便于在实际生活中交流,“读半边”的发音 xún 成为了标准。而“荨麻”不常用,所以保留了原本的发音。

从我记事开始,“荨麻疹”就念 xún,所以我并没有什么感触,让我意难平的是“骑”这个字。在最新版《新华字典》中,“骑”只剩下一个读音 qí,只是在“骑(qí)”的词条里提了一下旧时 jì 的读音:

“一骑当千”、"关宁铁骑"、"千里走单骑"它们发第四声 jì 的时候有一种力量感,而试想改为第二声 qí 顿觉气势全无。

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,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是怎样的?是迎合有群众基础的天然认知,还是用教育来维护本源?我希望是后者。中华五千年,历史太厚重,文化太深邃。用浅薄甚至错误的认知去倾覆传统,真真是暴殄天物。

标签: 咬文嚼字
日期:2024-07-13